有些人挨骂不是没原因的。浙江金华。一女子连续在外卖平台给一家商户打了10几个差评,引起了商家的强烈不满,店主认为,女子的做法是恶意报复,于是循着店址找到了对方公司,当着全公司员工的面,当众指责女子做事缺德!
从店主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,当时店主根据送餐的地址,来到了女子的工作地点,一番询问下, 来到一名坐在办公室工作的女子面前。当众指责她不要做缺德事,不然就会有人找上来,要求她把差评删掉。
(资料图)
不过女子却很淡定,表示给差评是自己的事情,别人无权对她指指点点。而店主继续回复:我找你删差评是我的事,不好吃你干嘛天天来,你是乱给差评,我200万欠在那里,一家老小全靠这个店,谁生活容易啊。
或许是看到店家的情绪比较激动,女子这时改了口,说删差评给她打个电话就行,她自己会自行删掉。
后来老板也解释说,女子算是店里的老客户,给了这么多差评,可能是之前在微信中询问过他好评返现的事,当时他没有回答,女子出于报复,才写了差评。
说实话,女子的这句话,至少我是不相信的,如果打个电话就能把差评删掉,我相信饭店老板也不会情绪如此激动的找到对方公司。正如老板所说的那样,如果不好吃或者服务不到位,写一次差评,下次不点就算了,天天点他家的饭菜,很难想象这是有不满意。
其实无论是网店,还是外卖,客户评价都是很重要的。某平台网站有调研显示,60%的人在购买商品时,会浏览差评内容。也就是说,仅仅一条差评,就足以影响店铺的客源。
所以差评对于店铺而言是非常不好的,每个人对于商品的要求不一样,偶尔一两个差评,也是正常能理解的。但差评数量多了,问题就大了,差评多会降低宝贝的搜索排名,会影响买家购物决策,让买家对宝贝和店铺产生怀疑态度。
当然,好评或者差评,这是消费者的权利,但应把握批评与侵权的界限,如果是出于报复心态,恶意差评,那性质就变了。
如果消费者超出合理范围、捏造或者歪曲事实,以诋毁商家信誉为目的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恶意评价的,就可能侵犯经营者的名誉权,这也是消费者恶意差评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基础。所以,恶意差评超出一定范围是构成侵权的。
恶意差评的评价人一般主观上具有诋毁经营者商誉恶意,一定程度上造成商家社会评价降低,影响商家的经营收益。对此,法律规定,恶意差评构成侵权的,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,如停止侵权、赔礼道歉、消除影响、恢复名誉、赔偿损失等。如果消费者故意给差评,然后以删除差评为条件向商家索取钱财,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。
在现代生活中,我们现在离不开网上购物,我也喜欢点外卖和网购,但我轻易不会给任何评价,哪怕是好评返现,我也懒得去点,同样,如果服务不满意或商品有瑕疵,如果不是特别过分的情况下,商家态度良好。我也不会去给差评。工作生活中还是要互相体谅为好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