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,日前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,发布了一份由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完成的涉华报告,对中俄贸易关系进行了指责。
(资料图)
报告称,中国可能向莫斯科提供关键技术和军用两用产品,以对付乌克兰,中国交付的产品包括导航设备、军用飞机零件、无人机和电子战设备,俄军将在俄乌冲突中,利用这些技术攻击乌克兰。
报告还认为,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一条经济命脉,中俄之间的经济关系,削弱了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,比如中国增加了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,并提供了航运和保险服务。
中俄关系
此外中俄两国增加在双边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份额,扩大两国金融机构的合作范围,都成了报告关注的内容。
在此之前,美国就多次威胁中国,如果帮助俄罗斯逃避制裁或提供军援,将遭遇可怕的后果,现在美国情报机构直接给出“结论”,这似乎是在为后续措施做舆论动员。
其实美方报告中的不少内容,都属于无中生有的猜测,根本拿不出什么值得一提的真凭实据,不过这对美国来说算不上什么问题,毕竟在栽赃抹黑别国方面,其早就轻车熟路了。
鲍威尔“洗衣粉”名场面
美国当年入侵伊拉克,就是因为情报机构声称,发现了伊拉克拥有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”,为了说服全世界,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还在联合国安理会上,摇晃着一管像“洗衣粉”一样的白色粉末,声称这就是伊拉克正在研究化武的证据。
当然美军最终在推翻伊拉克政府之后,也未能找到传说中的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”,但鲍威尔摇晃试管的场景,却永远留在了人们脑海中。
今天美国似曾相识的抹黑行为,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,于是在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,有记者就美国情报机构相关报告,寻求评论。
毛宁
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,中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,与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经贸合作,中方反对没有国际法支持和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制裁及“长臂管辖”,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,也不受第三方干扰与胁迫。
中方发言掷地有声,有力的回击了美方的无端指控,在眼下美国也不可能推出什么有力的针对措施。
不过中国人绝不能掉以轻心,因为美国是有备而来的,绝不会轻易收手,对于美国的真实意图及后续影响,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:
美国编造谣言抹黑中国
首先,美国“优化”了攻击中俄经贸关系的借口。
为了遏制中国,美国政府最初直接发起了贸易攻击,后来又号召各国同中国“脱钩断链”,但这些措施均未奏效。
今年以来,美国政府官员常常把“去风险化”挂在嘴边,然而“去风险”的实质没有改变“脱钩断链”的本质,但听起来攻击性没那么强,因此得到了一些欧洲国家的附和。
美国把这种优化借口的“成功”经验,挪用在了阻止中俄贸易方面。
美俄博弈
从2022年开始,美国就不断胁迫中国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,美国的威胁最终未能奏效,不仅中国,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都没有听从美国“指令”。
2023年年初,美国转换思路,开始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军援俄罗斯的说法,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亲自上阵,散布不实之辞,但在3月份,欧盟领导人接连宣布访华,布林肯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国际上根本没人相信自己,于是美国只能暂停了这一舆论攻势。
在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之后,美国终于找到了更为可信的攻击借口,美国情报机构把“军民两用产品”作为突破口,宣称中国对俄援助。
俄罗斯军队
所谓的“军民两用产品”,其实是个很模糊的概念,美国采用这一说法的微妙之处就在于,它很难证实,却容易引发西方民众的无端联想。
其次,美欧舆论,有合流的趋势。
“军民两用”的说法最早是法国人提出来的,据路透社报道,上周法国总统首席外交政策顾问博纳,在出席阿斯彭安全论坛时发表了相关言论。
当时有人提问,西方是否看到中国以任何形式向俄罗斯提供武装支持,博纳回答说“有迹象表明,中国在做一些西方不希望中国做的事情”,事后法国官员向CNN表示,博纳指的是“军民两用”技术。
中俄友好
这一说法传到美国之后,美方如获至宝,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和放大,连美国情报机构出台的报告,都采纳了这种说法。
在此之前,虽然美欧联手制裁俄罗斯,但两者之间还有不少分歧,如今美欧之间出现了宣传口径协调一致的现象,这一趋势值得关注。
最后,美国攻击中俄贸易,背后反映的是其对俄乌冲突走向的不自信。
为了打倒俄罗斯,美国带领整个西方世界,在乌克兰砸下了巨资,一年多过去了,美国国内经济迟迟走不出困境,财政赤字居高不下,美方无力再持续大手笔援助乌克兰,然而俄罗斯并没有要倒下的样子。
瓦格纳领导人普里戈任
6月份俄罗斯发生瓦格纳兵变,美国一度幻想,俄罗斯内政可能出现问题。
只可惜,瓦格纳事件仅一天就结束,美国的幻想化为泡影,而乌克兰军队乘势发起的反攻,也因损失惨重而难以为继。
美国担忧俄乌冲突时间将超出自己的预计,于是转而将怒火发泄到了中国人身上,认为是中俄经贸关系的加强,抵消了西方对俄制裁效果,才导致俄罗斯一直坚持这么久。
北约东扩
可以说美国情报机构的报告,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,但在这件事上,美国真怪不到中国头上,因为是美国领导下的北约不停东扩,最终引爆了俄乌冲突,这场冲突的结果,最终超出了美国的控制范围,那也是预料中的事情。
毕竟,美国都无法改变阿富汗战争的结果,那又怎么能控制俄乌冲突的结果呢?说到底,美国的期望,从一开始就是不切实际的。
标签: